完美电竞近代历史给青岛留下了许多充满德国风格的建筑群:气派的总督官邸,庄重的哥特式教堂,华美的古堡式公寓和银行……它们浸润着大海的味道,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这里的前尘往事。

  散落于老城区的异国建筑群中,最令人心动的莫过于一座与青岛城同龄的百年老厂,它就是青岛啤酒厂的前身“日耳曼啤酒股份公司青岛公司”的早期建筑。虽经受百年海风剥蚀和雨水洗礼,它仍然静静地伫立原地,守望着一墙之隔的城市繁华和喧闹。

  寻着空气中淡淡而绵长的大麦汁醇香,推开油漆斑驳的木门,便来到这个已被开辟成啤酒博物馆的砖红色二层小楼里。游走的时光虽然吹散了当年酿造啤酒的繁忙场景,但透过玻璃橱窗里依次陈列的一张张老照片,100年前的纷繁历史仍然裹挟着苦涩滋味与辛酸记忆涌上心头。

  遥想一个世纪前,镌刻有“1893年”字样的德国最新式机械和古朴的椭圆贮酒木桶,被装上一条木船漂洋过海而来,人们似乎看到了中国早期工业踉跄前行的苍凉背影和多舛命运……

  20世纪初的阳光明媚地照耀在汉堡港口,一位名叫海因瑞希·色伏特的慕尼黑商人登上了驶向东方的一艘轮船。随着一声汽笛刺破长空,轮船终于缓缓地离开了口岸。

  站在船上向东方眺望的海因瑞希·色伏特和他的英国合伙人,正野心勃勃地盘算着几个月后在青岛建设一家中国规模最大的啤酒厂,供应给驻扎在那里的德国海军和侨民。海因瑞希·色伏特脑中勾勒啤酒厂轮廓时,也许不会想到,100年后,他会成为中国啤酒工业历史档案中不能轻易绕过的人物。

  那时的青岛已不再是清政府地图上的一个宁静渔村了。自从1897年11月德国海军的战舰不可一世地开进胶州湾,数百名德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傲慢地踏上中国的土地,包括青岛在内的胶州湾,便在次年的料峭春天沦为任人宰割的殖民地。

  因为胶州湾是天然良港,它被殖民者赋予太多的野心和梦想。1898年的秋天,在德国开放青岛港为自由港和建设“模范殖民地”的号角声里,大批德国国内一流的建筑设计师和城市规划专家应召来到青岛,按照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来设计青岛。

  德皇威廉二世的至高命令回荡在他们耳边,柏林要不惜巨资将青岛建设成德队在远东一个牢不可破的桥头堡,也要成为德国商界开辟中国市场的一个重要门户。

  大帝国扩张和立足远东的梦想宛如转动的魔方,也吸引着像海因瑞希·色伏特一样的商人漂洋过海而来。原本只有300户人家的小小渔村,一时间成了远东最热闹的建筑工地。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总督官邸、海军军营、医院、学校、教堂、港口、车站、店铺以及工业区相继建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胶州湾德国租借地的人口已经上涨到20万人。

  欧洲流传着一句古老谚语:“从出生到去世,喝啤酒不停。”啤酒是用大麦酿造的。早在公元8世纪,德国人首先使用一种叫“蛇麻花”的植物作为啤酒的香料,从那时候开始,这种植物特有的香味逐渐弥漫了整个德国、欧洲乃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