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在线登录今年毕业季,“北大女生穿马面裙参加毕业典礼”、“浙大毕业生穿马面裙学士服跳舞”、“女生穿马面裙参加毕业典礼”等词条就受到了关注。也有不少明星在出席活动时都选择马面裙。

  但男士日常汉服在近几年发展非常缓慢,以致于张译在路演现场穿上马面裙时,引发了上关于男穿女装的争议。

  在明代,女子裙子叫“蓝织金裙、一尺宽海马潮云羊皮金沿边挑线裙子、翠蓝拖泥妆花罗裙、金枝线(绿)叶沙绿百花裙、密合色纱挑线缕金拖泥裙子、绿重绢裙子、柳黄遍地锦裙、翠蓝宽拖遍地金裙、大红官锦宽襕裙子、插(柳)黄宽攔(襕)挑绣裙子、翠蓝缕金宽襕裙子”之类(《金瓶梅词话》);男子裙子叫“裳”、“衤旋子”等。

  明代有“马面”、有“马面样”、有“马面褶”等对特征的描写,但是这些都不是对某类服装类型的统称词。直到明代正音书里都提到乡言有“马面大裥裙”,这个词汇才是具有统称服装类型的性质。这里的“正音”指即“板褶裙”,“板褶”亦作“版褶”,是马面褶的另一个俗称,因其形似光板而得名。无论是“马面大裥裙”还是“板褶裙”,都是第一次对具有马面褶旋裙结构的裙子类型进行抽象提炼,是一个统称性质的名词概念。

  值得注意的是,明代的“马面大裥裙”、“板褶裙”概念,包括了男款和女款,是对汉服体系在自然形态下的总结。

  清政权时期,学者黄钊在咸丰三年(1853年)修纂完成《石窟一征》,文中记载:“俗妇人所着裙,围桶而多褶,如古时裳制,谓之马面裙。”

  这里的“马面裙”也是一个很明确的类型统称词,是对具有马面结构特征裙子的总体命名。而且到了现代,服饰专家包铭新、黄能馥等学者,同样使用“马面裙”对清政权时期的女裙进行统称指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黄钊的表述中,只有女款,现代服饰专家的指称对象也是女款。从清政权以来,学者总结的“马面裙”名词概念中,不包括男款。

  这是清政权“剃发易服”政策的如实反映,说明原有的汉服体系崩溃瓦解,比如“马面裙”这个类型,从原来男女均有的平衡状态,残缺为只有女款。

  马面裙跟今天的衬衫、牛仔裤一样,形制结构不分男女,通过版型和风格分男款、女款。一般来说,女装裙身有绣花、有裙襕等装饰,总体上显得富丽堂皇;而男装裙身没有绣花和裙襕装饰,显得庄重朴实。今天争议的焦点不应该是男生能不能穿马面裙,而是思考为什么男款马面裙在今天缺席。以及,我们要关注的话题是: 目前社会上男同胞只认识和愿意尝试马面裙这款单品的前提下,如何引导和推广汉服体系中那么多的男装单品?

  古代明明有男款的马面裙,为什么却在今天推广不动?以至于男生更多地去穿女款?这里不一定全部都是网络吸引眼球的需要,更多的是男款马面裙的生产设计远远落后女款马面裙。普通人想购买男款马面裙却又不知道到哪里去买,处于一个有需求但是一般人不知道该到哪里去购买的境地。

  光是批评毫无意义,堵不如疏,与其强烈抨击男生穿女款马面裙,不如一起来思考如何在今天社会开发和推广让大众乐于穿戴的男款马面裙。

  换句话说,如果不希望看到男生穿女款马面裙,那就需要对男款马面裙的版型和风格进行认真思考,提出最优的解决方案。希望早日看到男装马面裙与女款一起齐头并进,风靡流行。

  男子穿裳的历史悠久,由腰衣发展而来,上衣下裳是华夏文明服饰礼仪中最早的服装形制之一,也被视为最庄重正统的服装形制,冕服即有前三后四围裳部件。南宋赵伯澐墓中出土过围合式裳。

  男款马面褶旋裙结构的下裳。赤罗裳,身长89厘米,腰围129厘米。赤罗裳身,桔围腰,青罗镶边

  可见,明代男女下裳结构一致,风格不同,这是不是很接近现代服饰的理念?就像西式衬衫是男女均有,但在版型风格上完全不同,也不能男女混穿。

  在这张照片中,老者上着深色交领衣,下着浅色裳,仙风道骨之感油然而生。而这条浅色裳,其前身中间有一个明显可见的马面,左侧可见多个褶子,因此可以明确判断是马面褶旋裙结构。

  如此可见,交领上衣加马面褶裙,风靡女性同样的搭配,男子亦可尝试。说到底马面褶裙在形制结构上并无男女之分,需要区分的是花色面料版型和风格等。我们认为男款马面裙版型和风格的设计上要避免与女装雷同,裙身宜采用无显花纹样、无绣花、无织金、无裙襕的素色面料。

  此前不是没有商家设计和出售过男款马面裙,比如复原款的衤旋子、朝服的下裳等。但是这里存在着几个问题:

  其一,目前所看到的男款马面裙,更多是需要整体妆造,无法作为单品穿戴。所谓的整体妆造是指古色古香的复古风格。

  其二,衤旋子比较短,如果今天男性直接套在时装外面,则会露出半截腿或者裤子,显得非常奇怪。朝服下裳如果作为单品,男性直接穿戴,也会显得整体不搭。

  其三,到底男款的市场有多大?这是一个未知数。即便是开发出了可以与女款并驾齐驱的款式,能不能卖出去,能不能成为爆款,都是一个未知数。毕竟,商家的投资决策是基于市场的需求。

  换句话说,男款马面裙要解决以下问题:作为单品出现,适应短发、可以搭配一般流行的男士时装上衣、搭配皮鞋乃至运动鞋,不仅不能出现格格不入的情况,还要体现出男性的潇洒不羁、英武气质。

  这是非常考验设计师的功力,需要在面料、花色、版型等方面下功夫,充分考虑到当代男性的体型、穿着习惯和审美倾向,设计出与女款马面裙并驾齐驱的男款马面裙来。

  虽然我们不赞成男士穿女款马面裙,但是男穿女款马面裙是一个当代社会提出来的新问题,问题就存在那里,光是批评,光是喊“不能穿女装”有什么用呢?需要给出解决方案。

  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角度来说,设计开发男款马面裙固然是一个解决方案,但是并不是最后的方案,应该是一个过渡的办法。比如一个思路是,对于广大群众,也就是对象是非圈内的同袍:针对性地开发男款马面裙单品,以及开发推广与男款马面裙搭配用的交领上衣,然后在人们接受这种单品组合后,再顺势推出曳撒贴里等等袍服。既然都已经接受曳撒等袍服了,那么道袍直身圆领袍等等就顺理成章出圈。

  有人说这种先推“交领上衣加男款马面裙”再推袍服的做法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但问题是现在的男性群众只知道“马面裙”单品火爆,而且在女款马面裙的带动下,他们也愿意尝试,就出圈程度来说,汉服的道袍直身圆领袍……关注度还不够。也许真的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以及要找到男性同胞的真正想法。

  网上有人进行了这样的一个妆造,从整体来说,虽然是女款马面裙,但是这个装扮,实际上就是人们对曳撒的一个模糊印象。虽然视频穿的是女款马面裙,但是万一人家以为自己是在扮演“锦衣卫”呢?尽管我们很清楚女款马面裙与曳撒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但是架不住人民群众的刻板印象和元素迁移。

  普通群众又搞不懂曳撒与马面裙结构问题,他们会问:怎么,合在一起就是美,就是正确,就是传统,分开两半截就是丑,就是谬误,就是XXX?普通群众不可能人人都成为服饰史大师,也不可能人人都懂服装制版,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在科普历史知识的前提下,引导人们去认识汉服体系中的男款单品。

  那么为了引导人们避免男穿女款,能不能做一个过渡性的引导?同时推出男款马面裙和与之配套的交领上衣,这种过渡的套装往曳撒的风格去靠拢。为什么说是曳撒风格,而不是直接把曳撒拆成两截?这是因为不管是曳撒还是贴里,下半部分都不是马面褶旋裙结构,只是有一点相似而已。上下两种单品分开是为了照顾现实的需求,想要组合套穿的就组合套穿,想要单穿男款裙子的就单穿,当然,也可以单穿交领上衣。这样先分成若干单品,让社会上的广大男同胞,对汉服男装单品,通过男款马面裙这个切入点,先树立一个基本的认识。

  当人们普遍接受男款马面裙加交领上衣的单品组合后,引导人们关注曳撒等现成的男装袍服,以及更具有典型意义的道袍直身圆领袍等男装。

  汉服本来就有现成的男装,但是却不得不一步一步地来。今天直接推广成熟款的袍服,最大的问题是人民群众(尤其是男性同胞)不买账。我们也想一步到位,但是现实不允许。在今天的中国,男性同胞极少情况选择穿袍服,基本搭配都是上衣加下裤。在很多时候,社会上的男同胞是根本连汉服都不愿意接近和尝试的。所以,藉由马面裙这个契机,正向引导人们去认识和了解汉服中的男款种类,带动汉服体系中成熟男款单品逐一复兴。社会上的男性同胞愿意穿马面裙,这是一个机会,需要想办法去提供解决方案,而不是去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随着马面裙复兴,公众也都意识到保护马面裙及其背后的文化的重要性,但是只是单纯保护某一个单品而不去研究整个汉服服饰体系的背后是无法走得长远的。马面裙之于汉服这一体系,正如一滴水之,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不会干涸,要保护马面裙就必然不能忽视对汉服这一体系的研究和保护,只有了解了背后的内涵才能够真正把马面裙传承下去。

  回到主题来,也说明今天的争议来自于对汉服和马面裙的不了解,刻板地认为只有女款马面裙,未曾想到男款马面裙的发展潜力。我们汉服体系博大精深,通过男性能不能穿马面裙的争议,让我们深深地意识到汉服研究的薄弱,以及建立汉服体系的必要性。

  阿罗请大家点点星标,因为近期有小伙伴反映找不到我们了,推送时间也跟我们的发送时间不符,为了让小伙伴们得到最佳体验,辛苦大家动动手,星标汉服世代,步骤很简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