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时装竟然可以毫厘不差地揭示时代情绪,为世界的情感状态提供出色的记录。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每一个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男人们被灾难性地筛选了一遍,战后出现了20年代流行的孩子气地体型和扁平的;1970年代女权主义运动使用毛发和口号T恤当作宣言;即便是喜欢垫肩和蓬松发型地嬉皮士也不是单纯地时装现象。

  本文有选择性地力求揭示,时装与时代情绪怎样像人的双手与精致的绣花小玲羊皮手套那样互相调整,忽略我们所穿着的服装的影响,不亚于忽略21世纪文化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本文讨论的范围是在一战二战期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由于原料短缺所实行的计划经济政策以及在战后经济恢复之后的服装快消品的狂欢与实验。透过时装,看到人们如何从经济萧条当中生活以及如何重新站稳脚跟,还有如何得意忘形。

  计划经济下的女装特点有:1、定量配给、2修修补补、3、新风貌,这三个特点总结了战争时期原材料短缺情况下,政府的配给措施以及大众如何适应,甚至还有如何。时尚、时装、魅力,在战争的阴云中依旧有其生长空间,即使是在一切生存材料有限的情况下,穿着它们的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在这一时期,一切关于服装的努力,所释放的信号:保持人的体面活下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原料短缺并没有完全遏制了时尚的发展,相反,艰苦的情势使得设计师和女性不得不开始对服饰进行创新。在欧洲,宽摆、需要大量面料的长裙不再流行,取而代之的则是更加节俭、流线型设计的裙装,限定尺寸的肩宽与裙长成为重点。

  随着战争的发展,对原材料与面料的供应需求越来越大,时尚设计师开始对现有资源进行大胆革新与改造。在巴黎,著名设计师可可-香奈儿与玛德琳-维奥内特都关闭了自己的时装屋。其他的设计师如梅因布彻(Mainbocher)、查尔斯-詹姆斯(Charles James)和爱德华-莫里纽克斯(Edward Molyneux)都飞往国外寻求发展。由于时事艰难加上原料的短缺,高级定制晚礼服的裙长变得越来越短,而日常服装的面料也越来越少。纳粹强制规定,皮带的宽度只能有4厘米,而外套的面料尺寸不得超过4米。白色的衣领和袖口弥补了色彩原料以及有图案布料的不足,由于缎带的供应并没有受到限制,因此它们成为细节装饰的重要元素。法国女性开始穿着木制鞋底,并十分热衷于二手衣的回收。

  1941年,英国贸易部为了配合政府面料限制的政策,召集了一群设计师来设计一系列时尚流行的服饰,其中就包括著名设计师哈迪-雅曼、爱德华-莫利纽克斯与诺曼-哈特耐尔,总共有32名设计师加入了大批量制造的行列之中。他们的设计被称为“实用服饰”。

  在欧洲,由于服装更加苗条、紧身,作为对女性的一种心理补偿,帽子和鞋子的设计,在尺寸大小方面变得越来越夸张。而当稻草的供应中断,无法再继续做草帽的时候,人们开始转向穆斯林头巾、贝雷帽、面纱和发网。此外,大家开始自己动手装饰帽子,使用家中的碎布对帽子进行独特的个性设计。随着皮革供应商变得稀少,软木和木材也成为制作厚底高跟鞋的原料。艾尔莎-夏瑞帕丽在她的自传《令人震惊的生活》中写道:“由于纽扣和安全别针的稀缺,人们开始用拴狗的狗链来系紧西装和固定裙装。”

  1942年,美国人同样也遭遇到定量配给的问题,限制令包括了对晚礼服的限制、不能使用毛织品进行包裹、不允许使用斜裁法来裁剪袖子以及不允许佩戴宽的皮质腰带等等。像克莱尔-麦卡德尔(Claire McCardell)这样的美国设计师,开始充分自己的发明创造力。“胶囊衣橱”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它让人们将固定的几件上衣与下装进行交叉组合,来适应不同的场合穿着。

  1939年,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女性对于战争即将带来的冲击毫无概念。战争不仅仅带来了人类的巨大灾难,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也不得不发生转变。战时的物资限制,令设计师与普通妇女在时尚方面不得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而这也促使了新设计、新面料以及新时尚的产生。

  国内的资源定量配给,加上德国对欧洲的侵占都限制了时尚的发展。繁杂的设计以及过多的装饰已经完全不可能实现。曾经被用作女性优雅长裙面料的丝绸被用来制作降落伞。英国政府向民众建议道:“当你感觉已经厌倦了自己的旧衣时,请记住:对它们进行修补便意味着你们可能为国家节省出飞机的零件、一把枪甚至是一辆坦克。”

  因此,这个“修修补补”的年代成为了激发创意的时代。女人开始自己编织或回收旧衣,她们将缎带缝在旧裙子上,或利用供给的面料来制作大衣和其他衣服。使用缴获的德国国旗来制作礼服已经并不稀奇。意大利皮鞋设计师萨尔瓦多-菲拉格慕使用软木、胶木和棕榈叶纤维来制作楔形鞋跟。凡士林、可可粉以及木炭制成的炭笔成为当时的化妆品,女性使用褐色液体的笔在腿部背面画上细线,以此来制造长筒袜的虚幻效果。人们不再穿着传统的套装,而是开始进行不同上下装的混搭,这样做的效果时让人们误以为自己生活殷实,拥有很多衣服。

  战争的结束并没有使这样的创造力停止。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嬉皮士推崇手工或家庭编制的服饰。他们使用碎布和串珠来装饰牛仔裤和夹克,这也成为当时的风潮。同样的,庞克一族利用链条来个性化设计皮夹克,用安全别针来制作首饰。此外,他们别出心裁地将T恤以创意的方式裁剪开,十分个性时尚。

  到了20世纪90年代,循环利用成为了流行时尚。奢华的古董精品店与传统的慈善商店并排出现,人们越来越重视节俭的生活方式。设计师海伦-斯道瑞(Helen Storey)推出了一个名为“第二人生”的系列产品,其中主要包括了经过改造或个性化设计的古董衣。在世纪之交,个人手工织造的服饰再一次成为流行时尚,而且年轻的设计师可以绕过传统的零售渠道,通过网络直接将自己亲手制作的服装销售给客户。“修修补补”的审美精髓直到现在仍旧有极强的生命力,并会一直在时尚的世界中成为瞩目的焦点。

  1947年,当克里斯汀-迪奥推出全新的高级时装系列时,便在社会上招来一阵流言骚动。迪奥将称他的服装系列为“花冠系列”,因为他设计的女士裙装,自腰部以下向外“炸”开,与极其纤细的腰身设计发生强烈的对比,正如花朵的花冠一般。但是他的设计很快被《时尚芭莎》的编辑卡梅尔-命名为“新风貌”时尚,这个称号一直沿用至今。

  为了制作这件巨型裙装,迪奥必须用掉许多米的面料,由于当时全欧洲正处在原料极度短缺的时期,因此,他这一举动似乎也是在嘲笑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定量配给”的情形,以张扬的手法来故意阐释当时严格遵守的“修修补补”准则。

  女性对于他的这一大胆的奢华设计一心向往的同时也会觉得有些恐惧,因为迪奥的设计与她们平时白天所穿的工作服和战时的实用服装的反差对比实在是过于明显了。迪奥新款的推出,反映出富裕的生活与充足的物资供给。在裙子里衬,腰部设计必须夹入女士的紧身束胸,而且在臀部也要加上衬垫,从而使得整个躯体的线条更加迷人。《时尚》杂志这样写道:“迪奥是在巴黎出现的设计新星。他自己的设计秀不仅仅令其声名鹊起,而且也挽回了整体社会的颓势,在这个缺乏灵感、无趣的时代,他令人们对时尚的兴趣重生。”

  迪奥的设计令人们回想起曾经的19世纪所倡导的“沙漏”型审美,当时的中产阶级以及上流社会的妇女都过着骄傲奢华的生活。经历了多年战争的黑暗时代,女性通过迪奥的设计,再一次开始向往战后可以过上乐观、富裕殷实的日子。不得不说的是,其实在1939年战争开始之前,就已经有一批设计师推出类似的宽裙时尚,他们包括克里斯托巴尔-巴伦西亚加(Cristobal Balenciaga)、杰奎斯-菲斯(Pierre Balmain)等。但是,只有迪奥把握住最佳的时机,在战争后期推出了自己的设计并获得了轰动效果。

  要做一件迪奥式日常裙装,需要用掉15米的面料,而晚装则需要用掉25米。因此,在当时,他的设计被“奢侈”的名声所累,众多愤怒的民众对“迪奥时装屋”进行冲击。在巴黎,一位模特在公众场合被人扒去了身上的衣服,而政客们则强烈谴责对于面料物资的不必要浪费。只是,在强烈反对的声浪之下,迪奥的时尚造型却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随着战后物资匮乏情况的结束,对迪奥反对的声音也逐渐消失了。女性对迪奥的设计情有独钟。直到20世纪50年代的中期,“新风貌”时尚一直牢固地在时尚界占有重要的地位。

  战后时期的美国引领了成衣市场大批量生产,制造出繁荣景象。20世纪后半叶,时尚又不太昂贵的成衣已经十分普及。时尚与流行不再是富人阶级独有的特权。

  与欧洲相比,美国在战争中损失没有那么严重。实际上,在两次大战期间,美国经历了生产的繁荣世纪。在服装市场,美国在设计研究、发展、生产以及零售系统等环节都取得了重要进步。20世纪20年代,简洁的服装线条、便捷的全球沟通、服装面料成本的降低以及方便锁扣的发明等诸多因素,使大批量生产逐渐成为可能。而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也令人们对廉价服装的需求猛增。各种新型的机械促使工厂的生产能力快速增加,如特制的缝纫机、包缝机以及电力驱动的剪裁切割机等。1945年以后,欧洲开始效仿美国的生产方法。

  美国的女性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国内的时装设计师,不再仅仅购买巴黎时尚的纺织品。由此,一种全新的美国时尚诞生了,它注重休闲,便捷替换。这些时装都可以通过全新的美国时尚诞生了,它注重休闲,便捷替换。这些时装都可以通过全新的生产技术,非常简便地加以生产加工。这种全新的女装风格开始影响欧洲时尚,尤其对年轻人、沙滩装以及休闲服饰方面影响很大。这些新款女装被高街品牌接纳,各大百货公司也开始销售,而最重要地是,其价格人人皆可接受。­­

  直到20世纪60年代,设计师所创造的时尚流行能够被很快复制。大批量生产制造的时尚服装受到人们的欢迎。一次性时尚单品毫无疑问成为流行热点:成衣的流行度已经超过高级定饰。为了摆脱自身“落伍”的窘境,高级定制时装品牌开始推出自己的成衣设计系列,为人们提供带有设计师品牌标签、固定尺寸的服装系列。玛丽-奎恩特曾说过:“成衣设计师现在所做的,巴黎高级定制设计师总有一天也会认可。这样的情形已经发生过很多次,我想它会一直继续下去。

  在“摇摆60年代”时期,年轻人的潮流之一就是养成了时尚潮流迅速更换的习惯:他们购买最新潮的服装,穿过之后就将其丢弃。这样的作法与战争时期小心谨慎囤积货物的生活原则完全相反,并带来一股强烈追求自由、进步且将过去迅速抛在脑后的精神风潮。

  20世纪60年代,廉价的人工面料服装生产急速增长。以纸质为面料制作的最新潮流服装开始出现,只是这样的服装大都只能穿着很短的时间。1966年,斯科特纸业公司率先在美国推出第一款纸制洋装作为营销噱头。很快,由高密度聚乙烯合成纸制成的裙装和内衣成为60年代的时尚选择,纸质服装精品店也开始出现。狄世堡(Dispo)推出了带有迷幻效果的漩涡状印花的纸质服装,而桑德拉-罗德斯(Zandra Rhodes)则开始为其高级客户设计纸质裙装。

  甚至连艺术家和诗人都加入了设计纸质服装的行列:安迪-沃霍尔推出了一款印有其标志性作品《金宝汤罐头》的纸质裙装;诗人艾伦-金斯堡设计了一条印满其代表诗作的裙装。一件纸质裙装可以很方便地裁剪成各种长度,更令人惊奇地是,它十分耐用,可以在舞厅连续穿五个晚上。很快,就有人发明了防水地纸质比基尼和雨衣、纸质西装套装,甚至是纸质婚纱礼服。

  几十年之后,设计师侯赛因-卡拉扬曾在1993年自己毕业时的作品设计中尝试纸质服装。20世纪90年代,日本设计师三宅一生将褶皱的宣纸回收起来,并做了一系列精美的裙装。此外,海伦-斯道瑞在其2008年“仙境”系列时装中将一次性时尚进一步发绘,她设计出塑料裙装,原料是可生物降解的聚乙烯醇,一旦遇水立即溶解。2007年,《每日电讯报》的记者罗杰-海菲德写道:“这是一次性时尚的极致,是当今抛弃型社会的标志。它是世界上第一款可溶解的服装,更不用说它满足了众多男性的幻想。”

  当然,就一次性时尚而言,还有一些并不很吸引人的方面。当普里马克(Primark)、Zara、H&M以及Topshop等高街品牌以超低价格出售服装时,几乎每个人都买得起。而当潮流过后,人们便将其丢弃或回收换钱。这样导致的后果便是纺织垃圾的不断增长以及每年无数吨被丢弃的服装在垃圾填埋场堆积成山。我们生存的星球可能将因为人类对超廉价服装的热爱而付出可怕的代价。

  经济萧条到经济繁荣,全世界都在翻来覆去地重复这些模式,无论目前的社会在面临怎样的寒冬还是暖阳,回看历史的轨迹,更加清楚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与责任。